Solution
为应对自然保护地监测监管难题,提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解决方案。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及地面传感器等多源数据融合,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与AI技术,实现高精度动态监测与智能分析,系统性保护生态系统、遗迹、景观及生物多样性,解决人员不足与手段落后问题,推动保护地智慧化转型
自然保护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由调查监测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分析与应用4部分组成。
调查监测数据采集:利用无人机、野生动植物巡护调查手持终端、智能红外相机、野生动物图像智能感知设备和野生动物声纹智能感知设备开展自然保护地本底调查监测,利用水质、气象监测仪器进行环境因子监测,通过视频监控、电子围栏等设备进行人类活动监管。
数据传输:自然保护地的各种视频、照片和传感器数据需通过互联网才能及时传回数据中心,因而监测体系应建设符合自然保护地需要的网络覆盖。可选择构建基于低功耗的无线自组网的传输网络(自组网基站无需接入电缆、光纤,无需建设铁塔,传输距离远,适用于偏远、茂密林区或开阔区域),将前端采集设备的数据接入自然保护地本区域内的无线自组网,再由无线自组网跳转蜂窝网络或宽带光纤主干网络、卫星通信传输地面站等互联网接入通道连接云服务器,最终自动传输到后台系统中。
数据存储和管理:对各类型和各种来源的调查监测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加密存储和脱敏以及定期自动备份确保数据安全,提供了增删改查编辑、物种鉴定和数据审核等功能,确保数据质量,为后续开展数据分析和决策服务支持提供核心支撑。
数据分析和应用:自然保护地开展监测的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自然保护地日常管理工作,数据分析和应用服务系统将各类监测数据进行整合,通过专业统计分析、图表制作和报告生成等功能,提高保护地日常业务工作效率。此外还能对保护地资源进行综合评估分析,为保护地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撑。系统包含一张图综合展示、本底资源管理系统、调查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影像资源管理系统、巡护综合管理系统、数据综合应用系统等内容。
通过卫星遥感、低空航摄、图像感知、声纹感知、生态监测设备、北极花动植物调查手持终端等智能化设备,实现自然保护地智能化调查监测
对获取的多源监测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围绕自然保护地业务需求,对各项监测数据进行管理和综合评估分析,为保护地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