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ution
本方案旨在通过科学的评估体系和信息化手段,提升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工作效率。方案包括采用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结合调研数据进行保护成效的得分计算和等级评定;建设一套自动化的评估系统,进行保护成效指标计算、评分和报告生成,帮助自然保护地管理人员及时发现管理问题,高效、规范地完成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
开展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
开展自然保护地调研与数据采集:通过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收集自然保护地的基础数据。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保护地的主要保护对象、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水环境质量、主要威胁因素和违法违规情况等方面。
确定适用的评估指标体系:基于调研数据和各保护地的实际情况,初步制定适合的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指标。通过专家研讨会等方式对指标进行评审,最终确定评估指标体系,以确保评估内容科学、全面。
开展指标得分计算与成效等级评定:根据《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标准(HJ1203-2021)》,计算各个评估指标的原始数值,并根据评分标准得出各个保护地的评估得分。最终,通过评定标准给出保护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等级。
保护成效分析与管理问题诊断:综合评估结果,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保护地的现状,识别存在的问题,并为每个保护地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系统建设
数据导入与管理模块:该模块是评估系统的基础功能。自然保护地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该模块导入各类数据,包括保护对象、生态系统结构、水环境质量等内容。系统能够自动管理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评估指标自动计算与评分模块:内置《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标准》的指标计算和评分方法,用户只需输入相关数据,系统将自动进行计算,生成各项评估指标的得分,并通过评分标准得出最终的保护成效评估结果。
报告生成模块:根据已计算的评估结果,系统能够自动生成符合《评估标准》要求的评估报告。管理人员无需手动编写报告,系统一键生成Word格式的完整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