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3年科学技术年会现场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3年科学技术年会于4月22~23日在南昌市隆重举办。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发展绿色低碳,建设美丽中国”主题,交流学术进展,共商科技创新。
现场参会人数超2000余人,“北极花APP”在此次大会上进行了全方位展示,并得到生态环境部赵英民副部长、王金南院士等领导、专家的关注和认可。
生态环境部赵英民副部长带队参观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展
生态环境部王金南院士与北极花APP创始人胡理乐研究员交谈
在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展上,生态环境部王金南院士与北极花APP创始人胡理乐研究员进行了亲切交谈。
王金南院士提及: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需充分理解加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的重要性。
胡理乐研究员介绍:“北极花APP”的无网拍照识物、数据一键导出、本地存储等功能可以实现生物多样性快速调查,帮助获取全面精准的本底资料,保障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顺利实施。
自动获取位置信息
在创建调查表时,软件会自动获取海拔、经纬度、位置等基础信息,无需手动输入。
快速完成数据采集
在调查过程中,软件配备拍照识物、种名联想输入等众多实用功能,同时针对植物、动物等各生物类型提供不同的调查字段,帮助快速完成数据采集。
一键导出调查数据
在调查完成后,软件会将调查数据按照不同的生物类型分类展示,并且可以利用数据一键导出、物种名录生成、科属种统计等功能,快速实现数据整理、统计和分析。
北极花-数据分析功能
王金南院士充分肯定了北极花APP的“拍照识物”和“数据分析”功能,认为这两项功能不仅提升了生物多样性调查效率,还极大地降低了生物多样性调查门槛,让更多人员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当中。
北极花-离线识物功能
此外,王院士还对北极花APP内测版本中的“离线识物”功能给予了高度赞扬,认为该功能的开发,将有效规避密林山区生物调查中存在的通讯信号遮挡、覆盖不全等问题,帮助打破生物多样性信息化发展瓶颈,推进生物多样性本底数据共享。
中国作为“昆蒙框架”的推动者和见证者,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主流化,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掌握生物本底资源和分布等基础信息是关键。因此,亟需开展生物多样性连续监测,同时借助AI、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提高调查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实现长期动态监控。
王金南院士表示:数字化与智慧化已经逐渐成为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手段,“北极花APP”所采用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方式,使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可以帮助各省、市、县域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样板”。
胡理乐研究员表示:目前,北极花APP仍在不断完善和优化当中,未来还将持续探索更多新功能、新技术和新应用,借助科技的力量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性和效率!